游客
题文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实业救国”是直接针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而提出,其主流是积极的、进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只是一种幻想,既振兴不了实业,更不可能救国。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并选用适当的角度进行评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请阅读下列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图2,英美两国国家机构构成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2)根据图1、图2,完成以下表格:

(3)图3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图中所示三种政治制度从确立方式上有怎样的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授露田二十亩。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均田令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1)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何不同?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材料三“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塔哥拉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什么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3)材料三中体现了伏尔泰怎样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