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人们应处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海国图志》问世后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几乎在同一时期,《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1)恩格斯所说的“巨人时代”是哪一时期?为什么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时步的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从这个角度分析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国图志》在国内所处境地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选自梭伦诗集
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选自梭伦诗集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2)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4)材料四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根本上讲,儒家思想认为,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于人心,因此,要从根本上达到社会的治理,就应当从人心的治理入手。……光靠法制和制度的健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治乱问题。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学说在这方面则显然略胜一筹。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统治者在百家中把以重视人心治理的儒家思想定为一尊的原因之一。”
材料二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
人物速写 |
①梁启超 |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②李鸿章 |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
③魏源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④陈独秀 |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
⑤林则徐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
⑥康有为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⑦李大钊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⑧曾国藩 |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
材料三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又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其学说的?
(2)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
(3)根据材料二,分别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4)材料二中,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试从经济、政治思想和自然方面加以说明。
(2)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举一例说明。
(3)概括分析说明同一时期欧洲变化巨大、中国变化较小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文艺复兴的理论来源是古希腊人文主义,那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
(2)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
资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探究一:(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4分)
资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中国近代史》
探究二: (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2分)
资料三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探究三:(3)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资料四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探究四:(4)资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该观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