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集团 |
B.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 |
C.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D.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回答12、13题。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回答第22、23题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国政府一方面实施改革防止经济下滑,一方面从国际社会得到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贷款来自于下列国际组织中的
A B C D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②两极格局下的长期对抗
③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④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推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回答第20、21题。图10所示的是毛泽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发表的文章,书中论述的主要思想是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C.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证据是
①正义者同盟建立②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苏俄新经济政策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法制化、民主化始终是人类实现政治文明的不懈追求。回答第18、19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④具有防止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确立人大、政协两会制度 |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D.推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追求和实现近代化是世界各国走向发展的必由之路。回答第15~17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请先开制度局而变法律,乃有益也” |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
图9所反映的近代化主题是
A.民主共和 B.君主立宪变法图强政民主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为创造“新的土耳其人”,凯末尔政府
①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②全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③制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和其它法律文献④颁布一系列发展工商业法令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