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
A.护国运动 五四运动 | B.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
C.五卅运动 省港罢工 | D.五四运动 省港罢工 |
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 )
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
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
C. |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
D. |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据此可知( )
A. |
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 |
B. |
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
C. |
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 |
D. |
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
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 )
A. |
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
B. |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
C. |
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
D. |
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 |
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来源 |
内容 |
太平天国方面 |
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
清廷方面 |
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
A. |
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
B. |
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
C. |
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
D. |
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