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
| 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
|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
|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可判断,这个“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B.世贸组织 |
| C.世界银行 | D.亚太经合组织 |
1983年12月1日,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B.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
|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是
|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
| 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 |
| 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
| 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