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科技成果的广泛使用,一方面刷新了世界图景,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类置身于舒适、便利之中;另一方面又部分地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平衡,甚至由于人们非道德地使用科技,导致危害人类自身安全的事情频发。如,炸药被广泛使用于战争。
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在广泛使用科技成果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城市化过程必然占用大量耕地,这无疑会威胁粮食安全,而粮食安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意义重大。要保证耕地面积,又可能会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要寻求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平衡,应当把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城市建设科学规划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怎样处理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30年前,以“承包”为关键词的分田到户,让广袤的农村换了人间;30年后,同样是农民在田野上的发明创造,土地流转将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中国农业来说,这可能是又一次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处在一个分散、自发、不规范的阶段,规模化程度不高,在改革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但这些问题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出现的,必须在改革和发展中加以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知识,分析对待土地流转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启航,远赴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
结合中国海军护航的背景,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的合理性。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权利在社会生活和政府行为中得到有效落实和保障,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
  辨析“实现民族团结的关键是坚持民族平等”的观点。

 我国是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大国,不断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艰巨的任务。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低工资、高就业”方针的指导下,我国保持了长期的、低层次的“普遍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
  (1)我国就业方针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关系个人的生计、尊严和价值,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不断创新思路,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近年来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国家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理由。
(3)从人生价值观角度,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向基层就业,实现人生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