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后,某班组织学生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进了比较研究,并进了理性归纳。
| 次别 |
时间 |
增加的主要内容 |
| 第一次 |
1988 |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
| 第二次 |
1993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
| 第三次 |
1999 |
邓小平理论、依法治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
| 第四次 |
2004 |
“三个代表”、三个文明、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尊重和保障人权 |
| 研究 结论 |
修宪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济写入宪法,每次修改都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可以看到,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
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说明了什么。
货币,有着复杂的矛盾性,它似乎引力无穷,又似乎不值一取;有爱货币的古人,“夺泥燕口,削铁针头,鹭鸶脚上劈精肉,蚊子肚里刳脂油”;有爱货币的洋人,如为大家熟悉的葛朗台,阿尔巴贡等。但有另一些人,却对货币的种种诱惑视而不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去追名逐利,而去“采菊东蓠下”;有“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不爱货币,因为“难得糊涂”。
(1)在“引力无穷”和“不值一取”之间我们应该采信哪种观点?为什么?
(2)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和对待货币?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我们应该看到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同时也有一些人或为了追赶潮流或过分追求与众不同或为了长面子搞攀比等进行了不合理的消费。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生产和消费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的消费心理有哪些?
(2)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二谈到的问题?
辨析:搞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制。
2008年1月29日,记者从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获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国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风险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保险业保持了3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目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7035.8亿元,增幅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也是最具活力的朝阳行业之一。
(1)我国商业保险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商业保险迅速发展有什么作用?
(15分)材料一:2006年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悍然实施核试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呼吁朝鲜采取最大限度的克制,遵守在核试验问题上的有关国际公约,他同时呼吁朝鲜重返六方会谈,通过谈判来解决朝核问题及各方关注的安全问题。
材料二: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朝核试验表示坚决反对,声明指出,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试验,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3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