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①,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②;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选自《文选》卷四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韦韝(gōu):皮革制的长袖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毳(cuì脆)幕:毛毡制成的帐篷。②鲸鲵(qíngní):鲸鱼雄曰鲸,雌曰鲵。原指凶恶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此处借指被牵连诛戮的人。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望风怀想,能不依依依依:满含深情。 |
B.终日无睹,但见异类异类:指禽兽神鬼之类。 |
C.每一念至,忽然忘生忽然:恍惚之中。 |
D.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自爱:爱惜自己。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 ![]() |
B.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 ![]() |
C.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
D.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使作者产生“悲”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
②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③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④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⑤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⑥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
A.①②③⑥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⑥ | D.②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信开篇,李陵赞扬苏武努力发扬美德,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建立功名,美好的名声传遍四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
B.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事实“供认不讳”,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在匈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C.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之举深感内疚,认为有负国恩,背弃君王和父母的恩情。 |
D.李陵给苏武写这封信,是希望苏武能够谅解自己并能在汉王面前为自己开脱罪责。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译文:
⑵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通判抚州、太常博士施侯,为阁于其舍之西偏。既成,与客升以饮,而为之名曰“见山”。且言曰:“吾人脱于兵火,洗沐仁圣之膏泽,以休其父子者馀百年。于今天子恭俭,陂池、苑囿、台榭之观,有堙毁而无改作,其不欲有所骚动,而思称祖宗所以悯仁元元之意殊甚。故人得私其智力,以逐于利而穷其欲。自虽蛮夷湖海山谷之聚,大农富工豪贾之家,往往能广其宫室,高其楼观,以与通邑大都之有力者,争无穷之侈。夫民之富溢矣,吏独不当因其有馀力,有以自娱乐、称上施耶?又况抚之为州,山耕而水莳,牧牛马,田虎豹,为地千里,而民之男女以万数者五六十。地大人众如此,而通判与之为之父母,则其人奚可不贤?虽贤岂能无劳于为治?独无观游食飨之地,以休其暇日,殆非先王使小人以力养君子之意。吾所以乐为之就此而忘劳者,非以为吾之不肖能长有此,顾不如是不足以待后之贤者尔。且夫人之慕于贤者,为其所乐与天下之志同而不失,然后能有馀以与民,而使皆得其所愿。而世之说者曰:‘召公为政于周,方春舍于蔽芾之棠,听男女之讼焉,而不敢自休息于宫,恐民之从我者勤,而害其田作之时。盖其隐约穷苦,而以自媚于民如此。故其民爱思而咏歌之,至于不忍伐其所舍之棠,今《甘棠》之诗是也。’嗟乎!此殆非召公之实事、诗人之本指,特墨子之馀言赘行,吝细褊迫者之所好,而吾之所不能为。”
于是酒酣,客皆欢,相与从容誉施侯所为,而称其言之善。又美大其阁,而嘉其所以名之者,曰:“阁之上,流目而环之,则邑屋、草木、川原、阪隰之无蔽障者皆见,施侯独有见于山而以为之名,何也?岂以山之在吾左右前后,若蹯若踞,若伏若鹜,为独能适吾目之所观邪?其亦吾心有得于是而乐之也。”施侯以客为知言,而以书抵予曰:“吾所以为阁而名之者如此,子其为我记之。”数辞不得止,则又因吾叔父之命以取焉,遂为之记,以示后之贤者,使知夫施侯之所以为阁而名之者,其言如此。
(节选自王安石《抚州通判厅见山阁记》)
①墨子:春秋末、战国初人,墨家学派创好人,尚节俭。②褊迫:狭隘。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有堙毁而无改作作:兴建 |
B.往往能广其宫室往往:常常 |
C.而民之男女以万数者五六十数:计算 |
D.相与从容誉施侯所为从容:跟从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为阁而名之”的缘由的一组是()
①以与通邑大都之有力者,争无穷之侈。②山耕而水莳,牧牛马,田虎豹,为她千里。
③顾不如是不足以待后之贤者尔。④吝细褊迫者之所好,而吾之所不能为。
⑤为独能适吾目之所观邪?⑥其亦吾心有得于是而乐之也。
A.①③④ | B.②④⑤ | C.③⑤⑥ | D.①②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组是()
A.本文与《游褒禅山记》不同,没有在记游上刻意着墨,而是以记录大段语言来表明观点。 |
B.本文在结构上条理清晰,先撰写为阁原由,进而阐发命名原因,最后交待作者写作原因。 |
C.文中列举了周召公体恤人民的事例,以此来表明施侯建此阁是为了追慕贤人,纪念伟人。 |
D.施侯认为在地大物博的抚州,为官之人应当有闲日美地来观赏游玩,这样可以消忧解劳。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人脱于兵火,洗沐仁圣之膏泽,以休其父子者馀百年。
译文:
(2)夫民之富溢矣,吏独不当因其有馀力,有以自娱、称上施耶?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七年,哈刺慎部长汪烧饼者,拥众窥桃林口,春督守将擒三人。烧饼叩关愿受罚,春等责数之,誓不敢叛。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涖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永平当兵燹之余,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诸人见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令剃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
(节选自《明史-张春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理而民不病病:困苦。 | B.春等责数之数:屡次。 |
C.春具揭辩具:写。 | D.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逆:迎。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张春守职尽忠的一组是()
①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②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
③既入对,帝数称善④仍涖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
⑤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春才能出众,常常临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为兵备参议,曾向皇帝面陈方略;大凌河之战,他奉命监军奔驰救援,竭忠尽智。 |
B.张春体恤百姓,深受爱戴。关外难民云集,他治理筹划,兵火之后永平街巷破败,他尽心安抚百姓,所以被弹劾时,百姓都为他诉冤。 |
C.张春报效国家,不计荣辱。担任兵备道,他政绩很好但无大的升迁,曾被诬下狱又获释起用,无论境遇如何,都对国事尽心尽力。 |
D.张春忠于国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战中,军营被冲,诸军溃败,张春率领剩余兵众立营再战;被俘后不下跪不剃发,最终守节而死。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
(2)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B.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C.黎民不饥不寒 | D.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树之以桑”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可以无饥矣 |
C.斧斤以时入山林 | D.请以战喻 |
下列句子中与“申之以孝悌之义”的句式不同的一项( )
A.百亩之宅,树之以桑 |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未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
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②面以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靧(hui):洗脸。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颋……见白异之异:诧异 |
B.帝爱其才,数宴见。数:多次 |
C.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奏:进献 |
D.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辟:征召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见到他惊叹他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
B.李白和吴筠关系友好,吴筠被诏进京他也到了长安;后经吴筠引荐得玄宗赏识,进而供奉翰林。 |
C.李白生平爱酒,在任城时为“竹溪六逸”之一,居长安时常在街市饮酒,成为“酒中八仙人”之一。 |
D.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在永王李磷幕下当僚佐,李磷失败,李白论罪当斩。由于当初李白救过郭子仪,这时得郭子仪全力营救,终于免于被斩。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加:更 |
B.积水成渊 成渊:汇成江海 |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 |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宏大 |
下列句子加点字“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螯 |
B.吾尝终日而思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或百步而后止 |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翻译下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