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材料均引自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一:垄断组织都是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前提而形成的。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或企业群。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
材料二: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掉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的联合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
材料三: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列宁称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合起来运用到生产中去。
材料四: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技、广罗人才,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为了解各地和世界市场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回答:(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四,分析垄断组织与第二次科技革命前的私人独家企业相比有什么明显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试评述垄断组织。
科学技术是国际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恒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的海上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蜗轮蒸汽舰了。蜗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时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夕阳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从1985年起,有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严谨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大学毕业后,进入修道院当修士,他潜心修道后发现教皇和教廷大员们种种亵渎上帝的行为,日益坚定改革宗教的决心,他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岳麓版必修Ⅲ
材料二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
(1)据材料指出,康有为和马丁·路德有什么相同点?(2)马丁·路德和康有为的实践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阿尔帕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1)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人”的认识有何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三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什么思想?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产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张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少了一了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样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三: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形势图(1930年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 |
![]() |
革命的性质 |
主要历史意义 |
① |
洪秀全 |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
② |
孙中山 |
③ |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
南昌起义 |
周恩来、贺龙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④ |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材料四:人民网新加坡(2007年)11月20日电正在新加坡出席东亚领导权人系列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会见了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温家宝说,一年来,中日领导人恢复了接触和往来,就妥善处理台湾和历史等敏感问题,构筑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实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达成共识,双边关系迎来改善的重要转机。这个局面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请完成: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的后留下残迹?这场战争中,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这首诗写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列举日本国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主要暴行?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5)近几年来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很多,请你列举出两项。你认为日本方面应如何促进中日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