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又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材料反映了北宋军事制度改革后的弊端 |
B.程琳认为,北宋国用所以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
C.程琳认为,过量存在的人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
D.材料反映的问题属于北宋中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积贫” |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 B.郡国并行制 | C.分封制 | D.行省制 |
观察下图,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分封诸侯有利于西周开发边远地区②黄河流域是当时重要的文明区域
③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④江苏地区的开发最晚可追溯到西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两汉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第三次用兵匈奴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置了西汉都护 |
B.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 |
C.东汉初年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 |
D.东汉派窦固、窦宪出兵匈奴,最终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 |
到了东汉,人们用来纺织的原料有 ①丝 ②麻 ③棉花 ④羊毛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扩大 |
B.墨子主张选举贤能深得士人拥护 |
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民拥护 |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