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 | B.道家 | C.儒家 | D.法家 |
《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 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 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无权参与政治 |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
C.男人保家卫国,确保了城邦的安全 |
D.男性公民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C.最高行政机关 | D.最高立法机关 |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收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