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概括和总结,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例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这些言简意赅的论断,对指导党和人民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指什么?
(2)试述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
(3)你是如何对待这些理论成果的?
材料一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国际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出现增速减缓的运行态势。但是,我国经济有自身的特点,13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用水、卫生、医疗水平有待完善,但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尤为农村市场有很大潜力的。
(1)扩大内需(或具体的政策,如发展旅游业、家电下乡、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结合材料说明)的经济
意义?
(2)例举国家投资支持农村消费的政策二例。并从对立统一原理角度说明理由。(或从对立统一原理角度说明财政投资与扩大内需的关系)
材料一:受罕见自然灾害的折腾、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的冬天成了中国经济的“寒冬”。 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我国的外部需求,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减降低。为此,国家国家实放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实行增值税改革、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支持企业发展,刺激国内市场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生活例题
(1)2008年下半年以来,请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过冬”?
材料: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以负责任态度加强国际合作。2008年10月,中国在北京承办了亚欧峰会;温家宝总理参加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商讨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APEC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参加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国集团(G20)首脑会议,讨论全球金融和经济问题。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欧盟总部,参加者达活斯论坛;2009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G20)首脑会议;中国海南博AO亚洲论坛。
(1)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要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
材料:当前,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2009年5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措施,这为两岸企业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
厦门是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沿平台。目前,全市有台资企业3300多家。台资企业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是生产触控产品的高科技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企业坚持一靠科技,二靠管理,三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靠抓机遇的发展战略,去年产值仍达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温家宝总理5月初到这家企业考察时给予充分的肯定。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支持台资企业发展?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福建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材料一。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农村的各项富民政策,充分发挥“山、海、侨、特、热”等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如表1)
计划时期 |
福建生产总值(亿元) |
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
|
福建 |
全国 |
||
1979年—1980年 |
161.17 |
11.8 |
5.6 |
“九五”时期 |
15693.79 |
11.5 |
8.6 |
“十五”时期 |
25856.35 |
10.7 |
9.6 |
2006年—2007年 |
16863.68 |
15.0 |
11.7 |
1979年—2007年 |
67407.43 |
12.8 |
9.8 |
2008年 |
10823.82 |
13.1% |
9% |
表1:福建省各计划时期GDP总量及增长率
注: 福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05元和5467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0.8倍和38.7倍,年均增长分别为13.7%和13.5%。
材料二福建高优农业有较大的发展,生产的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等名优特农副产品,闻名遐迩。然而福建农产品加工多数属初加工,农产品增加值低,加工产值只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76%,而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已分别达到3.7倍、2.4倍, 我国台湾地区也达到2.6倍。福建许多山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旅游服务设施跟不上等原因,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福建的海洋资源也极为丰富,由于科技开发跟不上,沿海农民收入远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材料三国务院2009年5月通过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结合材料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福建省取得的成就及政治原因。
(2)请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角度对福建省提高农民收入提出的若干建议。(或缩小城乡差距)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请从中央赋予福建先行先试的政策角度说明之。
(4)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加强对台合作必须重视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