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善,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衤夸 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衤夸 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于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 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 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 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 ,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下列句子,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 B.大丈夫不能自食 |
C.项伯杀人臣活之 |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上未之奇也 | B.上不我用 |
C.何陋之有 | D.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母见信饥,(母)饭信 | B.食时信往,(亭长)不为具食 |
C.释(羽)而不斩 | D.以(何)为大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快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善属文,工书画属:写作 |
B.世宗以景故,不纳故:缘故 |
C.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师:军队 |
D.煜以次封吴王封:封号 |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躬行政事的一组是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⑤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孬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煜为人宽厚仁爱而且遵从孝道,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还擅长写字、作画。他额头很宽,门牙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仁。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按次序被时为吴王。 |
B.李煜曾因韩熙载忠心耿耿,为人率直,敢说真话,想起他用为宰相,但韩熙载后房意有侍妾几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后韩熙载将众妓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而韩熙载的反复无常还是让李煜最终没能任其为宰相。 |
C.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献贡品到京师,周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几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了副使张汉思。 |
D.开宝四年,李煜派他弟弟韩王李从善前往宋朝京城,李从善到后即被扣留。李煜亲手写信求宋朝让他弟弟从善回南唐,宋太祖还是不允许他回去。李煜也因为国家日益困窘而怏怏不乐,满怀忧愁。 |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
(2)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①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②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注】①裀:通“茵”,褥子,床垫。②黑子:棋子。
(选自《宋史·赵普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告:控告 |
B.普意帝不出 意:以为 |
C.普少习吏事 习:熟悉 |
D.竟得俞允 竟:最终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太祖尝与语 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
B.普从之游非陛下之刑赏 |
C.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 则人皆物色之矣 |
D.寡学术,及为相 普坚以为请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A.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B.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C.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D.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多次到功臣家里微服私访,一天夜里风雪很大,赵普劝告太祖不要出来,但太祖还是来到了赵普家里,不久太宗也来了,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 |
B.赵普很不熟悉吏事,没有学问,后来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他读书。 |
C.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嫉妒宋太祖得了天下,就经常谈起太祖卑贱时的一些不足之处。 |
D.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因为讨厌他的为人就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并且敢于指出太祖不应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 |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②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赵普“有谋略”和“正直”的事例各一个。(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田京,字简之,世居沧州。举进士,调蜀州司法参军。赵元昊反,侍读学士李仲容荐京知兵法,召试中书,擢通判镇戎军。夏守赟为陕西经略使,奏兼管勾随军粮料。入对,陈方略,赐五品服。
又参夏竦军事。会遣翰林学士晁宗悫即军中问攻守孰便,众欲大举入讨,京曰:“夏人之不道久矣,未易破也。今欲驱不习之师,深入敌境,与之角胜负,此兵家所忌,师出必败。”或曰:“不如讲和。”京曰:“敌兵未尝挫,安肯降我哉?”未几,元昊使黄延德叩延州乞降,以奇兵出原、渭,败大将任福。夏竦素不悦京,坐是改通判庐州,徙知邵武军。乃上言:“请择要官守沧、卫,凿西山石臼废道以限戎马,义勇聚教,复给粮,置卒守烽燧,用奇正法训兵,徙战马内地以息边费。”凡十余事,仁宗颇嘉纳之。
入为开封府判官,坐械囚送狱道死,出知蔡州。王则据恩州反,京缒城趣南关,入骁健营抚士卒。保州振武兵焚民居欲应贼,京捕斩之乃定。贼遣其党崔象伪出降,京以其持妖言惑众,又斩以徇,由是营兵二十六指挥在外者皆慑服,不敢叛。州之南关,民众多如城中,得不陷贼,京有功焉。京督士攻城甚力,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其家四人。贼知京无所顾,乃牵妻子去,恩州平。以不能预察贼,降监郓州税。
先是,驻泊都监田斌亦以贼发不能捕,待罪兵间,及城破,从诸将入,以功迁宫苑副使,而京独被谪。御史言失察贼过轻,忘家为国义独重,不宜左迁,乃徙通判兖州。复知沧州,拜右谏议大夫,卒。
(选自《宋史·田京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对,陈方略对:应答 |
B.即军中问攻守孰便即:来到 |
C.夏人之不道久矣道:讲道义 |
D.元昊使黄延德叩延州乞降叩:攻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夏守赟为陕西经略使忘家为国义独重 |
B.夏人之不道久矣今欲驱不习之师 |
C.此兵家所忌贼知京无所顾 |
D.以奇兵出原、渭以功迁宫苑副使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其家四人 |
B.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其家四人 |
C.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其家四人 |
D.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其家四人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京有军事才能,并因此受到官员的推荐。赵元昊反叛,李仲容推荐田京通晓兵法, 皇帝下诏在中书考试,升为镇戎军通判,并向皇上陈述方略。 |
B.田京对如何与西夏军队作战有自己的看法,他反对用未经训练的军队,深入敌境,和西夏的军队较量胜负,有人打算请和,田京认为敌人是不可能降服的。 |
C.田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当机立断。王则占据恩州反叛,田京从城上用绳子坠下奔向南关,进入骁健营安抚士卒,振武兵要响应王则谋反,也被田京制服。 |
D.田京在仕途上遭到不公平待遇,但得到了纠正。田京因为在恩州不能预察敌情被贬职,田斌也因捕贼不力待罪军中,经御史上奏两人先后得到任用。 |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夏竦素不悦京,坐是改通判庐州,徙知邵武军。
②贼遣其党崔象伪出降,京以其持妖言惑众,又斩以徇。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田京“知兵法”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日:“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财务,复用阿合马之党,竞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六年,拜御史中丞 拜:拜见 |
B.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 用事:掌权 |
C.忽辛遂伏辜 辜:罪 |
D.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识:作标记 |
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
①搜挟蠹弊,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黜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③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
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
C.忽辛犯罪,世祖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他们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
D.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为自己辨白。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及《孟子》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
(2)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
文言断句(给下列黑体字部分断句限10处)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