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北伐战争 | D.南昌起义 |
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 |
B.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 |
D.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为各国名人。这一期所示中国名人在统治中国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是
A.短暂春天——较快发展 |
B.短暂发展——日益萎缩 |
C.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
D.日益萎缩——短暂发展 |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