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经济立法的力度,以规范市场行为。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企业法律顾问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发展,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专门为企业挖掘人才的专业公司——猎头公司。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5分)
(2)试述具备这些特征的必要性。(10分)
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请运用政治常识,在表格材料下方相应的空栏内,填写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方式。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自1999年至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申请贷款的学生人数是145万,占全部在校学生的12.5%,但银行已审批贷款人数累计35.1万,只占申请贷款人数的31.2%。材料二:国家助学贷款为何叫好难办好?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学生贷款金额一般数目不大,而银行方面的工作量却不小,贷款利息低,手续复杂,成本高,助学贷款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对学生能否如期还贷感到担心,贷款积极性不高。如何将这一顺民心、得民意的工程顺利开展下去,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讨论如何使国家助学贷款更好地开展起来。
材料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还林8467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2.9亿亩。
材料二: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头”和“中华水塔”之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把重视生态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期战略,在一些重点工程的带动下,生态建设与保护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
(1)材料一对我们有何唯物论启示?
(2)从哲学角度分析应该怎样“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