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
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
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 |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
下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某项经济建设的数据。它可能反映的是()
A.钢铁的产量 | B.石油的产量 | C.粮食的产量 | D.煤炭的产量 |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1922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是正确的 |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它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真正自由与独立 |
徐润是近代中国有名的买办,曾创办同文书局,影印过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西学图书,广为发行,并与买办唐廷枢一起成功经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近代中国买办阶层的历史影响论述正确的是()
A.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
B.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
C.避免了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
D.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
D.致力于加强对谋反等重大犯罪的惩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