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水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叶面积指数(作物叶片的总面积与作物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的关系,据图回答:
|
(1)在叶面积指数一定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
因素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了对某种
植物和某种
植物的影响。当光照强度大于
时,
植物和
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植物。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的面积,补充气体等。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植物吸收的
被固定后首先形成化合物。
(3)
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
,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内形成的部位是。
的中文简称是,其在暗反应中作为剂,用于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
)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结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1)为制备该疫苗,将
外壳蛋白
1基因与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为原料翻译出
1蛋白。这样就获得疫苗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作为抗原刺激极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
侵入极体,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PV结合,阻止
。故
2组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
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组,据此推测
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2组与
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清除体内
.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
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
基因无此功能;
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4个花粉粒分离,
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
)和植株乙(
)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
中获得所需植株丙(
)。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经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4个花粉粒细胞中。
(2)
基因是通过
插入到
基因中获得的,用
法确定
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
中有中基因型的植株。
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
。两代后,丙获得
基因(图2)。带有
基因花粉粒能分别呈现蓝色、红色荧光。
①丙获得
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
和
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4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
③本实验选用
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在
基因位点间,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的交换频率,可确定
基因的功能。
为研究赤霉素(
)和生长素(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
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通过的情况下,起到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
加在(填"培养液中"或"茎芽顶端")
(3)图2数据显示,
和
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的作用,
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
复制后,
诱导的茎芽生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
影茎芽生长的方式是。
(5)从图2中
组(或
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
单独处理的倍、
单独处理的倍,由此可推测
和
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关系。
(6)
组数据未显示出
和
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的量较高。
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1)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
)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导致香味物质的积累。
(2)水稻的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
)对感病(
)为显性。为选育抗病水稻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做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
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①;②(4)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的。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