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早期,葡萄牙控制的殖民据点位于( )
①非洲西岸 ②非洲东岸 ③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沿海 ④南美洲东岸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中国新闻网2009年5月30日报道: 九名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今日从云南瑞丽畹町口岸踏上回乡探亲之路。下列对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 |
D.他们抗击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它反映了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
B.工农武装割据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 |
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 |
D.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革命道路 |
有人在上海警察局1919年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如右图)。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A.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C.淞沪会战爆发,急于逃避战火 |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