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造成图中等温线分布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差异 B.纬度差异 C.地形特征 D.洋流的影响

图中甲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A.热带沙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图中海域附近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该渔场的成因是

A.寒暖流的交汇
B.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C.由于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的运动
D.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近年来发生频率越来越快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甲地平均气温下降 B.甲地更加干旱
C.甲地暴雨成灾 D.沿海渔场渔获量大增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2014年12月27日,随着取自汉江之上的丹江口水库的水抵达北京,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完工。每年将有145亿立方米的水基本自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终到达天津、北京。据此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的走向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为

A.城市 B.交通
C.地形 D.水源

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黄河下游的洪涝威胁
B.工程将使受水区域的环境污染加重
C.能够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有关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话中,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甲同学:对渤海海水进行淡化,满足供水需求
B.乙同学: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开采深层地下水
C.丙同学:逐年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以满足需要
D.丁同学:开源与节流并重,更加注重节约、循环利用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A.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

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
B.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
C.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

甲地区某公司将参加在乙地区举办的包括葡萄酒生产设备、流程在内的产品生产展示会,运输其设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

A.土耳其海峡 B.好望角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下图为我国农作物熟制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影响我国农作物熟制区划的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政策 D.科技

甲地农作物熟制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根本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熟制与粮食单产呈正相关
B.熟制相同的地区农作物种类也相同
C.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率高于北方地区
D.一年一熟区以种 植冬小麦为主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通车。读下图并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政治需求
C.技术 D.社会经济

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建在海面以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为海底隧道,这主要是考虑到( )

A.方便大型轮船通行 B.缩短通行距离
C.避开台风侵袭 D.减少海潮对桥体的冲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