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抛出的一个石子经过0.4s落到地面,落地时速度方向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30°,则石子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_;抛出的水平初速度是_________.(g取10m/s2)
(1)(2+2+3=7分)图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m;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内径时的示数,此读数为 m。
甲 乙
(2)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心对称轴位置稍微向上移动,则( )
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 |
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不变 |
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略上移 |
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略下移 |
要测量一只电压表的内阻RV。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3KΩ);电阻箱R0(阻值0—9999.9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额定电流为1A);滑动变阻器R2(0—1500Ω,额定电流为0.5A);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为0.5Ω);电键S及导线若干。
①如果采用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压表的内阻,并且要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出的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
②在以下所给的实验步骤中,排出合理的顺序为:
A.合上电键S;
B.使滑动触头P处于最左端,R′的阻值调至最大;
C.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解头位置不变,增大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满偏读数的一半,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2′
D.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满偏,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1′;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应为;
④在上述实验中测得的电压表内阻值会比真实值。(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用50赫兹的交流电为电源的打点计时器在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记录如图,图中各计数点是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根据途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判定出物体作 ①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②米/秒2,其中C点所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③米/秒。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④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3)(4)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二者的关系图象表示出来,该关系图象最好应选用⑤。
A.a-m图象 | B.m-a图解 | C.![]() |
D.![]() |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得到的记录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A.0.2m/s2 | B.2.0m/s2 | C.20.0m/s2 | D.200.0m/s2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所受的作用力,测得了下表所示的5组数据,并已在坐标平面上画出部分数据点,如图所示:
组别 |
1 |
2 |
3 |
4 |
5 |
F/N |
0 |
1.1 |
2.2 |
3.3 |
4.4 |
a/ms-2 |
0 |
0.5 |
1 |
1.5 |
2 |
(1)在图中画出第 4组数据对应的数据点,然后作出a-F的关系图线;
(2)由所作图线可以得到结论: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 a与作用力 F成______比;
(3)当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来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