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观察下边两幅图,图2与图1的商业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普遍使用纸币 | B.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 | C.打破了坊市界限 | D.市场繁荣 |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之一,历代封建君主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都是尽可能分割相权,加强皇权。下列哪些举措是分割了相权的?
①秦设御史大夫 ②唐设三省六部 ③北宋设转运使 ④清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30年前,深圳的人均GDP是606元;而30年后,深圳的人均GDP是9.3万元,跃居全国第一,这说明中国的改革决策是正确的。与苏联改革相比,其正确性是
| A.符合国情,体制创新 | B.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
| C.照搬外国,全盘西化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以下各项是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主题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应是
| A.资本主义化 | B.现代化 | C.全球化 | D.殖民化 |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提炼的对于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 A.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
| 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 |
| 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 |
| 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