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的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据以上事实,判断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与溴水中酸逐步发生反应,导致溴水褪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 2Z(g),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c(Z)=0.5 mol·L-1 B.c(Y2)=0.5 mol·L-1
C.c(X2)=0.2 mol·L-1 D.c(Y2)=0.6 mol·L-1

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将铝片改为铝粉,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