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的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据以上事实,判断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 B.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 D.镁粉与溴水中酸逐步发生反应,导致溴水褪色 |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
| B.M2Z能与W的单质发生反应 |
|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
|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常温下,c(H+)/c(OH一)=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②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一
③中性溶液:Fe3+、Al3+、NO3-、SO42-
④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Al3+、Na
+、SO42-、Cl一
⑤无色溶液中:K+、Al3+、NO3-、HCO3-
| A.②③ | B.①③ | C.① | D.①④⑤ |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盐比铝盐更适合做净水剂 |
| B.光导纤维和石英玻璃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
| C.MgO和Al2O3都可以做耐火材料 |
| D.合金一定比纯金属耐腐蚀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
确的是()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农药和化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应该禁止使用 |
| B.在食品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
|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 D.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能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