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人民日报》报道,云南省开展了“不良标语”整治行动,大量含有强制性、威迫性内容的宣传标语被清除。诸如“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 “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等等。标语虽小,影响不小,它伤害了干部群众的感情,也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而好的标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达到宣传政策、规范行为的效果。
(1)不同的“标语”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这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专题学习中,某中学5名同学围绕“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的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对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发现,第一,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1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污染;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1个人一生的饮水量。第二,中国每年消耗电池70多亿只。中学生使用随身听、复读机、电子词典等,是电池消耗大户,人均年消耗电池50节以上。
同学们了解到,第一,目前废旧电池回收率不到2%。有近八成的人认为废旧电池回收活动“与自己无关”或“没时间参加”,有87%的人将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第二,目前收集来的废旧电池主要由环保部门集中填埋,但填埋并不能彻底控制废旧电池的污染。
同学们还了解到,提取废旧电池中的有用材料加以再利用,不仅符合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估算,处理10万只废旧电池,可获2万元左右。但企业对处理废旧电池没有积极性。因为,进口处理废旧电池的机器价格昂贵。并且,一台机器每日可处理几吨废旧电池,本地的废旧电池不够它“吃”几天,导致生产能力闲置,亏本运行。
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就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2)针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的意义。
(3)参与该项活动对你今后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何启示。

在商业领域有个说法,叫“金九银十”,这个时候,临近中秋、国庆佳节,消费需求旺盛,是商家竞争的关键时刻。现有一个著名商业集团,地处繁华闹市区,准备制订一个迎两节促销计划。
(1)请你为该公司做一个策划方案,并说明经济学依据。
(2)在讨论策划方案的过程中,有人提出,国庆长假期间顾客太多,员工工作很累,休息休假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服务标准可以适当降低,对此,你会提出怎样的看法?

海尔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随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1999年进入美国设厂,现在,海尔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目前,海尔在海外拥有30个制造基地,22个贸易中心,全球本土化布局日臻完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1)什么是“走出去”?
(2)“走出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要“走出去”?

食品与民众健康紧密相关,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2家奶粉企业检出三聚氰胺,其中不乏取得“国家免检”资格的大企业。“国家免检”非但没有成为质量保证,反而变成了企业违规的掩护伞,这让相关质检部门尴尬不已。“国家免检”面临着信任危机。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政府应该如何让人们不再产生信任危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材料一:10月7日开通的北京地铁五号线实行单程2元的低票价政策,据测算2008年北京轨道交通的收入是13.3亿,亏损10.3亿。考虑到折旧,政府每年的补贴可能要30多个亿,加上利息补贴可能就是50多个亿。
材料二:今年北京市出台了“一老一小”医疗保险政策—市财政每年补贴4亿元左右,解决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大中小学生及婴幼儿的医疗保障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二分别属于什么支出(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由此体现出我国财政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