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下表是我国土地利用中的相关数据,读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该表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即:
①,原因是 毁林开荒;
②,原因是;
③,原因是。
(2)该图表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十分巨大,表现在:①;②。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 361亿元,2004年为13 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__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选)()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
B.丰富的矿产资源 |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_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6分)
读沿东经10度所作的欧洲地形剖面图回答
(1)写出地形名称: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C山脉的地质构造特点,D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并分析两地地形形成的原因。
(3)请比较D地形区南部和北部的农业类型有何不同,并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