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加强和巩固皇权的着眼点是
①削弱和分割大臣的权力
②神化皇帝的权威
③完善各机构分工协作体制
④严加防范宦官的专权
⑤加强思想控制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 |
| C.③④ | D.①④⑤ |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
|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 |
| 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 |
| 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
| 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
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下列四则史料按近代社会潮流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②“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③“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A.②④③① | B.③①④② | C.②③①④ | D.③④①② |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
| 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
| 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
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 A.皇帝的随从顾问 | B.国家的权力中心 |
| C.朝廷的咨询机构 | D.政府的执行机构 |
严复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知其时之风俗之心不足以行其政”,今日变法如果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必然会重蹈王安石的覆辙。为此,严复提出的变化主张可能是()
| A.立宪法、改官制、定权限 |
| B.修铁路、办船政、建设海军 |
| C.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
| D.倡民主、谈科学、写白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