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
累进税是一种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它使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罗斯福新政中曾经实行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的税,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的税。罗斯福实行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调节国民收入 | B.稳定金融秩序 |
C.保护私有财产 | D.增加财政积累 |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
C.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
前苏联流传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C.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社会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恶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