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碘工艺应用技术。

①浸泡海带:取海带500g,加13~15倍水量分两次浸泡,得浸出液6000mL左右,碘含量为0.5g/L。 
②碱化浸出液除褐藻糖胶:即海带浸出液1000mL,加入浓度为40% 的NaOH溶液,控制pH值为12左右,充分搅拌后使褐藻酸钠絮状沉淀而沉降。采用倾析法分离出清液。
③氧化游离:向上述清液中加入浓度为6mol× L-1的H2SO4溶液,使pH值为1.5~2。往酸化后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或H2O2溶液,充分搅拌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待溶液由淡黄逐渐变成棕红色即表明I离子已转变为多碘离子(I3)。
④交换吸附: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R—Cl表示)注入交换柱中(树脂层高度为12cm),如右图连接交换装置,待溶液全部通过后,树脂颜色变为黑红色。
⑤洗脱: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取8~10% 的NaOH溶液40mL注入交换柱中。在强碱作用下,树脂颜色逐渐变浅,待树脂基本褪色后,放出溶液,收集于一小烧杯中为碱性洗脱液。    
第二步:取10% 的NaCl溶液40mL注入上述交换柱中。稍待一会儿,慢慢放出溶液收集于另一小烧瓶中,为氯化钠洗脱液。
⑥往碱性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6mol/L),烧杯底部会析出一层泥状粗碘。
⑦往氯化钠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6mol/L)使之酸化,再滴加10% 的NaNO2溶液(在通风橱中进行)。待溶液由无色转变为棕红色直至出现棕黑色浑浊。
⑧离心分离即得粗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在酸性条件下用NaClO(或H2O2)氧化碘的离子方程式:      
及I2 +II3。如何用化学方法检验有多碘离子生成                     
(2)第④步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3)步骤⑤洗脱时第一步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洗脱液中含有I和IO3离子):
           ;第二步洗脱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4)步骤⑦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为铜锌原电池,A、B均为石墨电极,请回答下列问题:

(1)Zn电极为极,B电极上的产物是(写化学式)
(2)写出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甲烷、乙烯、苯三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①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②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③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
(2)如图是两种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代表H原子,●代表C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Ⅰ、Ⅱ的化学式
②说出Ⅰ、Ⅱ在结构上的两点差异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
(2)写出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3)⑤和⑥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4)写出④的单质和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

(1)写出甲烷发生一氯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液在50 ~ 6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右图所示,在试管a中先加3mL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2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充分搅动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A溶液。连接好装置,给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错误之处是:
(2)A是溶液;(3)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4)乙酸跟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和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Ⅰ)这一步

如果将反应按加成、消去、取代反应分类,则A—F个反应中(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