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和日本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明治维新中,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西化。当时日本的人们在社交场合,都以模仿西方服饰礼仪为荣。中国最早穿西式服装的人是……
( )
A.官员 | B.买办 | C.学生 | D.地主 |
20世纪初革命派与立宪派活动的影响共同点是
A.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 | B.传播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 |
C.否定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 D.形成了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 |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教育 | B.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C.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
C.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 |
D.“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种形势应采取的根本方法是
A.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
B.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
C.学习俄国,走十月革命之路 |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民国建立前,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 B.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
C.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 D.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