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代中国许多思想流派开始形成,这个时代的两座文化高峰是( )
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墨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 |
阅读并分析下表,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1951—1960 |
1961—1965 |
1966—1970 |
1971—1975 |
1976—1980 |
1981—1985 |
|
苏联官方统计 |
10.1 |
6.5 |
7.8 |
5.7 |
4.4 |
3.5 |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
5.6 |
1.9 |
5.1 |
3.0 |
2.3 |
0.6 |
麦迪森的估计 |
5.2 |
4.8 |
4.8 |
2.9 |
1.8 |
1.7 |
苏联学者的估计 |
7.2 |
4.4 |
4.1 |
3.2 |
1.0 |
0.6 |
A.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六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勃涅日列夫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D.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国家()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 B.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
C.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 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A.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
B.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
C.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
D.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