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和Y同主族,Y和W的氢
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足量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足量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填字母)。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E.双氧水 F.硝酸银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浓硝酸、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 + 2NaOH ===NaNO3 + NaNO2 + H2O
(1)浓硝酸与NO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3)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依次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4)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化学]
邻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 是一种新颖的食品抗氧剂,其制备原理为:

实验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5g对苯二酚,5.OmL浓磷酸及20mL二甲苯(装置如图所示),启动搅拌器。
步骤2.缓缓加热到100-110°C,慢慢滴加7.5mL叔丁醇和5mL二甲苯组成的溶液,30-60min内滴完。
步骤3.升温到135-140°C,恒温回流2.5h。
步骤4.将反应液冷却到120°C,直到反应完成
步骤5.将反应液倒入烧杯,并用热水洗涤三口烧瓶,洗液并入烧杯中。
步骤6.冷却结晶,抽滤,回收滤液中的二甲苯和磷酸
步骤7.用二甲苯重结晶、脱色、冷水洗涤、干燥
(1)磷酸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本实验中二甲苯的作用是
(3)步骤4中反应完成的标志是
(4)步骤7脱色时,可用的脱色剂是
(5)对合成得到的产品表征,还需要的主要现代分析仪器是

(本题共15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并测定产品产率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废铜屑制硝酸铜
如图10,用胶头滴管吸取浓HNO3缓慢加到锥形瓶内的废铜屑中(废铜屑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
步骤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70℃左右,用0.4 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步骤三:测定产品中碱式碳酸铜含量
1、灼烧,取n g样品,放入坩埚中充分灼烧
测定二氧化碳质量,
根据二氧化碳质量计算样品中碱式碳酸铜含量。
完成下列填空:
(1)步骤一上图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NaOH外,还有(填写化学式)。
(2)步骤二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调节pH大于8.5,制的产品的质量会(填增大,减少,不变)
(3)步骤三中
①写出碱式碳酸铜分解方程式
②如何确定样品分解完全?
③补充完2中的实验步骤
④若实验测的样品中碱式碳酸铜含量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

以下是分析硫铁矿中FeS2含量的三种方法,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溶液中SO42-离子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2)某同学采用方法Ⅱ分析矿石中的Fe含量,发现测定结果总是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3)某同学用方法Ⅲ测定试样中Fe元素的含量,准确称取1.60 g,的矿石试样,试样经溶解、预处理后,(A)配制成100.00mL试样溶液;(B)用滴定管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用酸性0.1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待测试样;(C)读取并计算滴定管中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计算试样中的Fe元素含量。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矿石中含有FeS与FeS2,实验称取矿石试样1.60 g, 按方法Ⅰ分析,称得BaSO4的质量为4.66 g,按方法Ⅲ分析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7.50mL,假设石中的硫元素全部来自于FeS和FeS2,则该矿石中FeS2和FeS比值为。(写出计算过程)

【选修2-化学与技术】
“烂版液”是制印刷锌板时,用稀硝酸腐蚀锌板后得到的“废液”(含有少量的Cl、Fe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烂版液”制取Zn(NO3)2·6H2O的过程如下:

已知:Zn(NO3)2·6H2O是一种无色晶体,水溶液呈酸性,Zn(NO3)2能与碱反应,得到的产物具有两性。
(1)“烂版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稀硝酸腐蚀锌板产生的气体为N2O,写出稀硝酸腐蚀锌板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①中保持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中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此步骤操作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④保持pH=2的目的是_______。此步骤操作中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 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