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 |
改变培养液的值不影响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
| B. |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
| C. |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
| D. |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
|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
|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
|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
|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
|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
花生的含油量随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
| 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
| 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突变 |
| 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
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 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
| 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 |
|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
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 |
| 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 |
| 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
| D.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