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
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
A.甘蔗 | B.黄麻 | C.甜菜 | D.花生 |
读图20,从城区环保角度考虑,四个工厂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A.砖瓦厂 | B.有色金属冶炼 |
C.纸浆厂 | D.电镀厂 |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的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下列关于城市与其沿河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常分布着许多城市,且越向上游越密集 |
B.河流的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
C.城市临河分布只是考虑到有便捷的水运条件 |
D.河流发源地是沿河城市区位的类型之一 |
东北是我国传统工业区,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属于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最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降水少 |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