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 |
厂家数 |
开工纱锭数 |
布机数 |
| 外商企业 |
16家 |
338960锭 |
1986台 |
| 华商企业 |
25家 |
484192锭 |
2016台 |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
|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 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
| C.承认土地私有 |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
商鞅变法中直接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是
| A.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 B.移风易俗 |
| C.制定连坐法 | 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其目的是
| A.保护农业阶级的利益 | 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 |
| 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 |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
“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 B.争霸战争频繁 |
| C.思想文化繁荣 | D.社会动荡变革 |
春秋时期,管仲相齐,他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其实质是
| 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
| B.巩固与维护井田制 |
| C.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
| D.建立封建地主的经济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