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立国以来,主要是依赖江南的财富力量,下图所示是太湖圩田,这一成就的出现主要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措施是 ( )
今日的太湖圩田
| A.方田均税法 | B.青苗法 |
| C.农田水利法 | D.免役法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
|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
|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
| 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
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 C.国内市场的形成 |
|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
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年份 |
非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 |
非国有商业占商业总产值 |
| 1978 |
20% |
10% |
| 1992 |
52% |
70% |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小说的世俗性
④重商观念形成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