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句子中活用不同一项是(  )

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B.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李元济雪夜入蔡州》)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 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馀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受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坐:因„„犯罪。
B.临少与兄皎具有令.令:美好。
C.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请假:请求休假。
D.为狱..者不当如此耶为狱:主掌讼事。

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能够说明唐临“宽于待物”的一组是 ( )
①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
③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④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⑤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⑥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要求囚犯们春耕之后回到监狱,这些囚犯感激唐临的宽容与体恤,果然按要求的时间全都自觉回到狱中。
B.唐临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诚,提拔他为大理卿。
C.唐临宽以待人,明于断狱,勇于任事,生活俭朴。
D.本文作者侧重表现唐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一面,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龙井记
秦观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祈雨于他祠不获,则祈于此,其祈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满衍而不迫,纡徐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浙江介于吴越之间,一昼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怒,遇者摧,当者坏,乘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力,心掉而不禁。故岸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曼①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捍之胁,以愧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畜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口也,亦奚疑哉?
元丰二年,辩才法师元静,自天竺谢讲事,退休于此山之寿圣院。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②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风篁岭之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钱塘,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有道之上,又何以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唯。”
【注】①靡曼:美丽。②咒:祷告。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纡以成文徐:缓缓。
B.高而望上乘:登上。
C.而不以为泉克:攻克
D.自天竺讲事谢:辞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在讲龙井的品德的一组是
①阴晴之中,各有奇态②龙井其尤者也③夫畜之深者,发之远④其养也不苟,则其施无穷⑤壮如浙江,不能威之使屈⑥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
①②③ B. ①②⑥ C.③④⑤ D. 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秀丽多姿的西湖景色,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作者认为正是这两处景点态出色,使人们无法再注意它们附近还有没有泉水。
B.作者介绍了不在钱塘江和西湖旁的龙井所在之地,那里曲折幽静,附近山上有很多泉水,其中龙井因水源丰富、永不干涸而最为著名。
C.文章游记龙井,兼有议论和描写,作者并不着力描绘其美景,而刻意宣扬其品德。描写部分用长短错落的对句,富有诗意和美感。
D.作者说龙井是神灵之口,不容置疑,再加上曾有人见到过有龙显灵,所以人们深信传说真是可信,龙井之名也因此载誉天下。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祈于此,其祈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2)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课外古文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漫衍而不迫,纡徐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浙江介于吴越之间,一昼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怒,遇者摧,当者坏,乘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立,心掉而不禁。故岸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 内无靡曼①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捍之胁,以亏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畜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口也,亦奚疑哉?
元丰二年,辩才法师元静,自天竺谢讲事,退休于此山之寿圣院。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②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于风篁岭之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钱塘,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士,又何以加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唯。”
[注] ①靡曼:美丽。②咒:祷告。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纡徐以成文徐:缓缓
B.而不克以为泉克:能够
C.乘高而望之乘:凭借
D.自天竺谢讲事谢:辞去

以下四组句子,全部在讲龙井的品德的一组是()
①阴晴之中,各有奇态②龙井其尤者也③夫畜之深者,发之远。④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⑤壮如钱塘,不能威之使屈⑥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了秀丽多姿的西湖景色, 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 作者认为正是这两处景点太出色, 使人们无法再注意它们附近还有没有泉水了。
B.作者介绍了不在钱塘江和西湖旁的龙井所在之地, 那里曲折幽静,附近山上有很多泉水,其中龙井泉因水源丰富、永不干涸而最为著名。
C.作者说龙井是神灵之口,不容置疑,再加上曾有人见到过有龙显灵,所以人们深信传说真实可信,龙井之名也因此载誉天下。
D.文章记游龙井,兼有议论和描写。作者并不着力描绘其美景,而刻意宣扬其品德。描写部分用长短错落的对句,富有诗意和美感。

句子翻译: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下列特殊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余之所得也
B.引以为曲觞流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不吾知其亦已兮仰观宇宙之大
D.高余冠之岌岌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