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的是
A.袁世凯政权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
B.袁世凯制造了刺杀宋教仁案 |
C.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 |
D.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 |
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知识即美德 |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D.人非工具 |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
C.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
D.中央集权制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积极革命的成果 |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变 |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政权保障和成功范例 |
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组织,而自由又不再需要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 | B.确立了议会主权高于王权的原则 |
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 |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具体是指
A.发动宫廷政变 | B.剥夺国王立法权 |
C.实行民主共和制 | D.控制“行政专制”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