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奠基石,三者从内容上来看相同之处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
B.反对压迫、专制,要求民主、自由 |
C.反对殖民统治,主张民族平等、独立 |
D.反对独裁专制,主张三权分立 |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下列属于“亚东开化中华早”的是()
①洋务运动引进近代工业
②戊戌变法宣传君主立宪制
③清末“新政”创办新军
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④ |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兴民权、开议院 ” |
D.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
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并促成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德国出现领导力量“错位”的主要表现是()
A.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
B.俾斯麦的雄才大略,推行“铁血政策” |
C.德意志四分五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
D.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迅速 |
杨宁一认为,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各国特点迥异:“重自由而轻平等”、“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使之相对均衡”。与此相对应的事件应该是()
A.美国独立战争英国革命法国革命 |
B.英国革命中国革命法国革命 |
C.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
D.中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这段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
B.君主专制权力得以复辟 |
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 |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