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反复说明,什么时候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失败……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
材料二: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做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做“圣经”来崇拜。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只要照抄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
———1978 年6 月2 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上面材料涉及的最根本的分歧是什么问题?
(2)材料一对该问题采取了什么态度?提出了什么观点?
(3)材料二、三对该问题采取什么态度?联系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概括出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图一 二次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图二欧洲共同体
请回答:
(1)指出图一两大集团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结盟性质是什么?(3分)
(2)图二中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统一运动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标?它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5分)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1)以上宣言出自哪一国际文献?
(2)该文献基本观点是什么?简要叙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主要的过程。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1929年至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 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
2/3。
材料2: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根据以上史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2)材料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在相似的打击面前,两国各自走上了怎样不同的道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罗斯福新政主要目的、特点、实质,并对其加以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材料二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趁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三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举出在1941年12月之前美国支持、援助反法西斯国家的相关史实两例。
(2)材料三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3)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美国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