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包括( )
①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北京和南京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④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 B.西汉 | C.南北朝 | D.北宋 |
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
|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 D.当时的纺织材料有麻和丝 |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
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四羊方尊三角援戈人面纹方鼎乐府钟
| A.农具和酒器 | B.礼器和兵器 | C.礼器和农具 | D.兵器和农具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
| 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