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宋代词人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A.上阙一、二句用拟人手法,以山水寄寓了送行人的深情,同时点明了送别的地点。
B.“盈盈”,美好的样子。上阙三、四句说行人将去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很美。
C.下阙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含蓄而别致。
D.全词充满奇丽的想象,情景交融。笔下之景,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全然是心中之景。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②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
①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
②沈腰:南北朝时诗人沈约在朋友信中有“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的句子,后人用“沈腰”指人瘦;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潘鬓”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
这首词的上篇写了四十年来家国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篇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这首诗是他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
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抒发了什么情感?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萨都剌,元代诗人。
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这首词的景物描写营造怎样的意境?词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慨?。(5分)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词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石头城①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②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 ③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④来。
①石头城:古城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今为南京市。
②周遭:四周,周围。③淮水:指秦淮河。④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赏析诗中“在”“回”两字在表达上的巧妙之处。(4分)
简析本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