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组反应哪几组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1)2H2+O22H2O与2H2O2H2↑+O2
(2)NH3+H2O====NH3·H2O与NH3·H2O====+OH-
(3)CaCO3(s)====CaCO3(aq)与CaCO3(aq)====CaCO3(s)
(4)+OH-====NH3·H2O与NH3·H2O====+OH-
(5)2NH33H2+N2与N2+3H22NH3
(6)SO2+H2O====H2SO3与H2SO3====SO2+H2O
(7)2SO2+O22SO3与2SO32SO2+O2
(8)2HIH2↑+I2↑与H2+I22HI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 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该反应的的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能否用C表示反应速率?若能,其反应速率为 _____,若不能,则其原因为 _ ________________;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 ____状态。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加热前在大试管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作用是
(2)导气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以下是为了
(3)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工业上生产氯气,常用电解槽中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了避免电解产物之间发生反应,常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两部分。下图(左图)为电解槽的示意图。
⑴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通过。(填下列微粒的编号)

⑵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⑶已知某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kg,每小时能收集到标况下的氢气896L,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计算,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⑷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电解法制取乙醇钠的工业方法,所用的电解槽如上右图所示,设计要求:①所用的交换膜不能让分子自由通过;②电解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②最后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乙醇钠固体的方法是:
(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当此燃料电池工作时,

①如果a极通入H2,b极通入O2,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②如果a极通入CH4,b极通入O2,NaOH作电解质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2NO(g) ΔH>0,已知该反应在2 404 ℃ 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________。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__。

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N2)=v(NO)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___

i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在下图变化中,F为高分子化合物,C中含有-CHO,E有水果的香味(反应条件未写出)

⑴ B中所含官能团名称 E 物质的名称
⑵ 反应①类型为
⑶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ⅱ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g.
ⅲ有机物A可以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三种物质,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 A→C的反应类型是;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3)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4)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