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小组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发现:在弱光下,小球藻的周围会释放一些气泡。为了确定小球藻产生的气泡是O2还是CO2,该小组欲用灵敏的酸碱指示剂——————溴代麝香草酚蓝水溶液(BTB)进行判断。(BTB对光不敏感,当受测溶液为中性或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
(1)利用淡蓝色BTB水溶液,如何判断在在弱光条件下小球藻产生的气泡的成分?
(2)分析小球藻产生不同成分气泡的原原理,说明实验原理
CO2溶于水后会形成动态平衡是:CO2+H2O H2CO3
H++HCO3—。在该弱光条件下,小球藻 ,平衡向左移动,溶液呈偏碱性;当小球藻 平衡向右移动,溶液呈偏酸性
(3)用H218O培养小球藻,相隔很短的时间取样,在叶绿体中18O将首先转移至 (物质)中一;在线粒体中,18O将最终移至 (物质)中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相关的一些实验研究,请分析作答:
(1)甲组同学欲确定最适于柳树枝条生根的2.4-D溶液浓度,他们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及蒸馏水分别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柳树枝条,结果发现三组柳树枝条生根状况差异不大,请你给他们提出建议,以使他们达到预期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①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______ ,该操作体现了 ___________ 原则。
②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 ,实验结果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两重性。
利用萌发的玉米种子和胚芽鞘进行试验。
I.下图为萌发后的玉米种子。
(1)图一为横放萌发的玉米种子,其中的生长素主要来自芽的______和根的______。
(2)玉米种子萌发初期,________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同时_________激素增加,细胞分裂加快;_________(激素)增加,细胞的体积增大。
(3)研究发现,根冠分泌物X可能影响根的生长。为探究其影响状况,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图二)所示。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根尖的生长状况。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有抑制作用。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泌物X对根生长无影响。
II.取玉米胚芽鞘ab段,设计实验如下图。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泽鲜红,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虾青素,科研人员研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生的场所不同,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2)B的浓度从0.1mg/L提高到0.5mg/L时,雨生红球藻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3)与B相比,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________。
(4)两种生长调节剂中,与细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________。
(5)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进行比较,虾青素和其中的________分子结构最相似。
(6)在本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选用A、B时首先应考虑的浓度分别为________。
分析下面有关对生长素的科学探究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
假设:生长素能促进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实验方案: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如图所见根部正在发展,从区域A剪取10 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浓度(ppm) |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
0 |
12.0 |
10-5 |
12.3 |
10-4 |
12.8 |
10-3 |
12.3 |
10-2 |
11.2 |
10-1 |
10.6 |
(1)根据上表内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制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根段长度增长率的曲线图。
(2)实验所用的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表中数据,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4)从上述表中可知,分别用生长素浓度为10-5 ppm和10-3 ppm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假设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根段,两天后的根段长度为12.3 mm左右,你如何确定该浓度是10-5 ppm还是10-3 ppm?简要描述你的思路。
①实验处理:将该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处理同样的根段。
②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