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           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               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
(4)若用图2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____________。
(5)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编号,横线填文字)

61.图中A是细胞,B是(物质);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②~⑦过程中需要抗原刺激的过程是;只发生于二次免疫反应过程的是;与过程①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62.B淋巴细胞需经过过程形成浆细胞。
63.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感染的是免疫系统中的,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以致最终丧失。
64.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

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e、f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内填相应字母):

56.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
57.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e】______________和垂体分泌的【f】就会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调节。由图可知,能引起下丘脑细胞兴奋的信号是
58.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____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的关系是
59.激素通常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其原因是
60.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回答有关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问题
甲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结构的放大图。丙图为细胞3的局部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51. 甲图中细胞1作用于靶细胞、细胞3作用于细胞2、细胞4作用于靶细胞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依次是

A.激素、化学递质、抗体 B.化学递质、淋巴因子、激素
C.激素、化学递质、淋巴因子 D.抗体、化学递质、激素

52.若甲图的靶细胞为乳腺细胞,那么引起乳汁合成和分泌的“信号”是由_______分泌的;接受信号的结构是乳腺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而与乳汁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53.若甲图的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图丙中存在_____个如图乙所示的结构。该结构中信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54.若甲图的靶细胞是体内移植器官的细胞,那么,细胞4的作用会引起机体反应。写出细胞4发挥作用的方式
55.丙图的细胞中构成①的主要物质是。结构②的存在说明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是通过方式产生的。

回答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下图1是突触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47.在图1的结构中,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时,结构1中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发生变化。所以结构3的化学本质是,它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的作用是。
48.结构1及其内物质的形成与细胞内的(填细胞器名称)有关。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49.图1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50.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2示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据图可知 a线段表示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mv,此时Na+(内、外)流。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下表为实验测得的数据,其中 A 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B、C、D、E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 CO2浓度下,马铃薯吸收( + )或释放(一)速率( 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43.由表可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4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中马铃薯最强光合速率所需的条件是
45.欲使大棚中马铃薯长势最佳,采取的措施为
46.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

在甲图的 P 点,限制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乙图 Q 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预计丙图 Q 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