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
| 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
| 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 |
|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
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的是
| A.《古兰经》 | B.《罗摩衍那》 | C.《汉谟拉比法典》 | D.《荷马史诗》 |
日内瓦湖畔的卢梭岛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受世人景仰的主要原因在于他
| A.发展洛克学说,提出三权分立思想 |
| B.提倡“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说 |
| C.编撰《百科全书》,历史影响深远 |
| D.反对封建专制王权,提倡开明专制 |
史学家傅斯年说:“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他的观点是
| A.不应该补全材料 | B.不应该解释史料 |
| C.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 D.应坚持过去之说 |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张之洞《劝学篇》)下列四项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1)“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2)“立国根本,尚礼义不在技艺”
3)“师夷长技以自强” 4)“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A.1)2)3)4) | B.1)2)3) | C.2)3)4) | D.1)3)4) |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他提出了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三纲五常” |
|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D.“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