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孔雀石的主要成份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上图中的F是 。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4)每生成1mol D同时生成 mol E。
下列图中A-F是中学化学常见化合物,且A﹑B﹑E﹑F均含有相同一种金属元素,G是一种常见单质。
①A(固体) B + C + D②C + E → B + G;③ D + E → F + G
④A(溶液)+F(溶液)→B(溶液)+D⑤B(溶液) + C + D → A(溶液)
(1)写出A﹑B﹑C﹑E﹑F的化学式:A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化合物E的两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Na+、Mg2+、Ba2+、Al3+、Fe3+、SO42-、CO32-、NO3-、Cl-、I-,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⑴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⑵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
⑶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⑷取部分上述呈碱性的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⑸将⑶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
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上述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上述离子有 。
(6分)下列事实反映了硝酸的什么性质:①不稳定性②强氧化性③强酸性
⑴硝酸应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⑵Ag与稀硝酸作用制取AgNO3 ;⑶可用稀硝酸与CaCO3作用制取CO2。
(7分)如图所示:在上述转化关系中,已知B、D都是淡黄色固体,且A与D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A2D。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H._______。
(2)写出C的电子式_______,B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3)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X、Y、Z、L、M、N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前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Z、L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填写元素符号),原因是。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分子构型为,B的结构式为。
(3)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N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N的电子排布式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 H2N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mol·L-1 | B.+29.7 mol·L-1 |
C.-20.6 mol·L-1 | D.-241.8 kJ·mol-1 |
(4)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