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教子篇
颜之推①
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②,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③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④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颜之推(531—591):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人。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称他是“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儒最有思想的学者”。《颜氏家训》是他晚年之作,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②运为:云为,即言行。③揜:yǎn 通“掩”。④俛:fǔ通“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礼节:礼仪 |
B.凡人不能教子女者 凡人:普通人 |
C.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楚挞:用棍杖殴打 |
D.顽鲁者亦当矜怜 矜怜:夸耀同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B.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C.为父所宠,失于教义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D.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有关子女教育的问题。他认为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得再多也不起作用。 |
B.作者认为胎教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比如学习孝、仁、礼、义等知识,小孩一出生就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 |
C.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方式和结果进行正反对比,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
D.作者举出“共叔之死”与“赵王之戮”分别是“母实为之”“父实使之”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人之爱子,罕亦能均。 |
(长春高中毕业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矅。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喻老》)
注:矅(qú):瘦
(1)吾人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 (3分)
译文:
(2)两者战胜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矅(3分)
译文:
(3)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2分)
译文:
(郑州高中毕业第二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舒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叔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
(1)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请先直接在句中加上标点,然后再翻译)
译文:
(2)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译文: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
(广州市高中毕业综合测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书曰:前吏有循吏,何哉?世使然也。汉武役繁奸起,循平不能,故有苛酷诛戮以胜之。梁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身服浣濯之衣,御府无文饰,宫掖无珠讥锦绣。每选长吏,务简廉平。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盖良吏也。若夫酷吏,于梁无取焉。(《梁书·列传第四十七·良吏》)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②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
(2)何远本是“倜傥轻侠”之士,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成为良吏?请用现代汉语列点回答。(2分)
(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将下面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百里①不?”李弘度答曰:“《北门》②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世说新语》)
[注]①百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即一个县。②《北门》:《诗经》中的一篇,旧以为是写“仕不得志”的,诗中描写一个小官吏慨叹自己位卑多劳,生活贫困的苦况。
译为:
(辽宁省重点高中高三模拟)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呜呼! 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讲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翻译:
(1)士穷乃见节义。
(2)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3分)
(3)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者,皆是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