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浓度的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H2SO4====H++HSO-4,H++
。
(1)Na2SO4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在25 ℃时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c()="0.029" mol ·L-1,则25 ℃时,0.1 mol·L-1 H2SO4溶液中c(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29 mol ·L-1,理由是__________。
(3)在0.1 mol ·L-1 Na2SO4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H+)=c(OH-)+c(HSO-4)+2c(![]() |
B.2c (Na+)=c(![]() |
C.c(Na+)>c(![]() |
D.c(![]() |
(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石溶于醋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和硫酸铜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A,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有晶体B析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表见下表)。
①A的主要成分是,含有的杂质是。
②B的主要成分是,含有的杂质是
③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也是除杂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对晶体除杂(填“A”或“B”),提纯另外一种晶体的方法常用
④“加热至沸腾,有晶体析出”所需要的实验仪器主要有,“趁热过滤”常采取的方法是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1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请回答: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若a7(填>、<或=),则HA为弱酸。
(2)在乙组中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A-)与
(Na+)的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 | B.后者大 | C.二者相等 | D.无法判断 |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酸(选填“强”或“弱”)。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mol·L-1。
某同学探究某有机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6.2克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生成气体依次通过M(装有浓硫酸)和N(装有碱石灰)洗气瓶,M增重5.4克,N增重8.8克。
②、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62。
③、测定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强峰,比值为2:1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为 。
(2)12.4克A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升(标准状况)
(3)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1所示,X河流经某工业城市Y市,其中a处在上游,d处在下游。根据2006年10月市环保局监测站对X河水质检测结果,绘制成简图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X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
A.ab段 | B.bc段 | C.cd段 | D.bd段 |
(2)列举造成X河污染的三种可能的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图2
(3)对c处水样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Cu2+等重金属离子。若要把铜离子变为单质铜,请列举两种回收的方法:
方法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处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请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三个方面简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