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
问题:
(1)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2)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3)德国当局广泛宣传这一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关注了人的自然需求,注重道德伦理
③有利于调节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 A.“君权神授” |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
| D.“春秋大一统” |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
| B.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
| C.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
| 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
| 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
| 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
有学者指出,培根(156l—1626 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 一 1727 年) 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
|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
|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
|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