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元素周期表中,一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构型为4s24p6,与其同周期的A、B、C、D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2、1、7,其中A、C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D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E、D两元素处于同族,且在该族元素种,E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E、F、G、H四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在同周期中是最强的,G的电负性介于E、F之间,H、F相邻。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元素符号B___________,H___________。
  ⑵A、C、D三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
  ⑶E、F、G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
  ⑷D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为___________,所在族的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⑸F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⑹H和F形成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新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晶体,其硬度比金刚石___________(填“大”或“小”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相互作用可生成含氧酸盐,而硫代硫酸盐可由酸性的非金属硫化物与碱性的金属硫化物作用制得。
如:3Na2S+As2S32Na3AsS3(硫代亚砷酸钠),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S与As2S5反应:          。
(2)CaS与As2S3反应:            。
(3)As2S3和As2O3相似,具有还原性,Na2S2和Na2O2相似,具有氧化性,则As2S3与Na2S2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通常状况下,NO2和SO2很容易发生反应生成NO和SO3,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现将NO和SO2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100 mL的容器中,充满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密封。
(1)向容器中通入O2的体积,x     数值范围内才能保持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2)要使容器内只含有NO2和SO3两种气体,必须通入O2    mL。
(3)若向容器中通入40 mL O2后才开始出现红棕色,且不褪色,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m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此时SO3为气体,且不考虑2NO2N2O4的反应)。

在新疆与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每当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常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

A、B、C、D、E是五种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已知A、B、C、D在常温下均为气态。其中D能分别跟A、B、C在一定条件下两两化合,生成化合物X、Y、Z;A与B、C均不能直接化合。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完成下列问题:
(1)Z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
(2)反应③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3)Z和W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和Y,这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以消除W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过量的E加到N的稀溶液中,若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01×1023个,则参加反应的E的质量为_________g。
(5)将Z与N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中,则溶液的pH_________(填“<”或“>”)7,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的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完成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____________(填以下项目的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酸雨 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2)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个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 ℃,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