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认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一些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某气体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稍大时是一种污染物,而在高空却对人类有保护作用,该气体是 ( )
A.NO | B.O3 | C.CO2 | D.氟氯烃 |
某由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Ba2+、Cl-、CO32-、SO42-。为确定其组成,准确称取14.82g混合物溶于水得300 mL澄清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经碱石灰干燥后收集到标况下气体1.12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重为6.27g,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盐酸,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c(SO42-)为0.1mol/L、c(CO32-) 为0.2mol/L |
B.该混合物中不含Ba2+、Mg2+ |
C.一定存在NH4+、 K+,无法确定Cl-是否存在 |
D.实验(3)沉淀中加盐酸后,若只过滤、不洗涤,会对除NH4+外的其他离子含量的测定造成影响 |
如图所示,常温常压下气体X(见选项)与O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充满圆底烧瓶,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烧瓶。长时间充分反应后,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假设溶质不向烧瓶外扩散)
A.NH3 | B.HCl | C.SO2 | D.NO2(假设不含N2O4) |
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某单质的水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 |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
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离子 |
D.为测定2SO2+O2![]() |
已知:25℃ H2C2O4K1 = 5.4×10-2,K2 = 5.4×10-5;H2CO3 K1=4.5×10-7,K2= 4.7×10-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一定不正确的是
A.H2C2O4 +CO32-= HCO3-+HC2O4- | B.HC2O4-+CO32-= HCO3-+C2O42- |
C.H2C2O4 +HCO3-=HC2O4-+H2O+CO2 | D.H2C2O4+CO32-= C2O42-+H2O+CO2 |
下图是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先后加入试剂A、B时所得沉淀物质的量y(mol) 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图。开始滴加6mL试剂A后继续滴加A若干,之后改滴试剂B。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A可能是NaOH,B可能是盐酸,且2 c(A)=c(B)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2∶7
C.A可能是Ba(OH)2,B可能是硫酸,且c(A)=2c(B)
D.若A和B均为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则滴加7mL试剂A后改滴试剂B